NODE_ENV到底是个什么东西?
技术上讲,
NODE_ENV
是一个由 Node.js 暴露给执行脚本的系统环境变量。通常用于决定在开发环境与生产环境(dev-vs-prod)下,服务器工具、构建脚本和客户端 library 的行为。
NODE_ENV会赋值给process.env
对象,作为它的一个属性,其值通常为“production”(生产环境)和“development”(开发环境),或者“prod”和“dev”,以此来区分不同环境下的逻辑行为,例如:
1 | if(process.env.NODE_ENV === 'development'){ |
实际上process.env
对象是不存在这个属性的,打印Object.keys(process.env)
可知:
1 | [ |
然而process.env.NODE_ENV
可用,是前端工程化过程中大家约定俗成的做法,尤其是webpack构建前端工程时,会经常使用。那这个属性是什么时候赋值给process.env
的呢?
以webpack的工程为例,通常是运行脚本时来做这件事,例如package.json中的脚本:
1 | "scripts": { |
说明:
NODE_ENV=development
在windows环境下会报错,需要改为set NODE_ENV=production
,为了解决这个差异,可以使用cross-env
跨平台的设置和使用环境变量,这里就不解释具体使用方法了。
这样,就可以在webpack.config.js中使用process.env.NODE_ENV
了,但是不能在webpack.config.js引入的模块中使用,要想在模块当中直接使用,我们还需要一些配置。
webpack4之前可以使用DefinePlugin插件配置
1 | // webpack.config.js |
webpack4版本之后可以通过mode选项实现
1 | module.exports = { |
这里有个需要注意的点:
通过npm script 定义的NODE_ENV
和 通过DefinePlugin、mode选项定义的NODE_ENV
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存在,NODE_ENV=development
这种方式定义的NODE_ENV
只能在当前脚本中生效,是个runtime(运行时)。假如webpack.config.js的mode设置为production,脚本中执行NODE_ENV=development
,那么在模块中NODE_ENV
的值为production,而配置文件webpack.config.js中的NODE_ENV
值为development。
如果没有在脚本中设置环境变量,只设置了mode,在webpack的配置文件中读取process.env.NODE_ENV为undefined
,因此,例如process.env.NODE_ENV === 'production' ? '[name].[hash].bundle.js' : '[name].bundle.js'
这样的条件语句,在 webpack 配置文件中,无法按照预期运行。
请查看 #2537